潘 曦 音乐活动《小鼓手》

点击数:1219更新时间:2021-06-24


音乐活动案例

昆山市实验幼儿园2021.06

研究者

潘曦

案例名称

大班音乐活动《小鼓手》


音乐

活动

案例

教学目标:

1.在图片的帮助下学唱歌曲,尝试跟着节奏进行打击乐演奏。

2.体验演奏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课件。

2.鼓、圆舞板、双响筒、单响筒若干。

教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幼儿学唱歌曲,跟着节奏进行打击乐演奏

教学方法与手段:练习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敲鼓,引导幼儿感受鼓声。

1.引导幼儿用嘴巴模仿“咚咚咚”的鼓声。

师再次用不同的力度和节奏敲鼓。

  1. 引导幼儿跟随老师用小手边做动作边唱副歌部分。

二、学习歌词部分。

1.出示四幅图片,师指图范唱,引导幼儿熟悉并记忆歌词。

2.随琴声学唱四句歌词部分。

3.抽去一张图片,让幼儿有意识来记忆歌词并演唱。

三、分声部练习节奏型。

确定一种节奏型,老师担任指挥,根据其节奏特点和图谱的提示,进行分声部练习。

四、乐器演奏。

1.倾听各自选择的乐器的音色。

2.持相同音色乐器的幼儿集中就坐。

师:圆舞板的孩子们做在一二两组吧,双响筒的孩子们坐在三四组,单响筒的就做五六组吧。

3.由老师指挥,先确定节奏型,然后即兴指挥。

4.交换乐器演奏,体验各种乐器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进行演奏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交换试试,把乐器放下,你想再试试什么乐器,那就找到相应的位置坐下。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音乐活动游戏性的体现


《小鼓手》充满了童趣,表现出小鼓手的神气、自豪、喜悦。旨在通过学唱、欣赏和律动,体验歌曲的欢快的节奏、热情的情绪。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导入部分,我为了增强趣味性,出示了一个谜语“一只小灯笼,长着胖肚子,小棒敲一敲,肚子咚咚咚”,让他们答出谜底,然后引出小鼓的话题:“小鼓还会唱歌呢!”孩子们兴趣很高,学的很认真,在活动的最后让幼儿进行创编歌词的环节,准备了一些小铃,铃鼓等乐器,把歌曲中的小鼓替换成小铃、铃鼓等乐器,把敲小鼓的节奏声换成别的乐器,丰富他们的经验,氛围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