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子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音乐活动组织的时机选择》
阶段性研究总结
董燕
2021年6月
摘 要: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学前教育领域对课程教育中游戏精神体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活动组织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组织音乐活动时体现游戏精神,将课程内容与游戏有效融合,就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游戏时机,让幼儿在乐趣中学习、在玩乐中吸收知识。
关键词:游戏;音乐活动;时机选择
一、音乐活动中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音乐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游戏化的音乐课程更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课程游戏化除了能开发幼儿音乐能力以外,对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更是有所帮助。归根结底,把握好音乐课程中游戏的时机选择,是有效实施组织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幼儿愉快学习的时机选择
喜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遭环境互动的一般形式。作为幼儿的一般活动,游戏关系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需要,并且,游戏也反映着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组织音乐活动的时机选择,依照幼儿对游戏的一般需求,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创造多彩、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快乐地在游戏中认知音乐,深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音乐课程游戏化,应该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察孩子是否自由地学习音乐,是否尽情地展现他们的个性,以及是否快乐。
(二)开拓幼儿思维的时机选择
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大脑多方面开发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促使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认知音乐,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并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去享受音乐。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由此,幼儿阶段是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感情地聆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动机,在聆听中抓住音乐的相关信息并择取适宜的时机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当前,探索剖析幼儿园组织音乐活动的时机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现在的一些幼儿园教学状况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音乐游戏的形式颇少,音乐课程与游戏之间的相关性甚少都与时机选择不当紧密相关。
二、组织音乐活动时机选择的理念
音乐活动的时机选择不单单只是游戏内容、时间、环节的选择,它不仅包含了游戏中的特殊因子,而且还包括了游戏的特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幼儿的音乐教学应该是有趣多彩的过程,结合游戏的趣味灵活,应能让儿童有足够的玩耍、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幼儿教育者应当全面了解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注重音乐游戏内容的趣味和形式的多样,以确保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位置。音乐活动的时机选择应依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特征,与幼儿的主动学习相契合。
组织形式的时机选择
在探究音乐课程内容游戏化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组织形式的时机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搭建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使用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方式,使得幼儿在多样式的游戏化教学中,欢乐地认知音乐,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游戏中。
(二)激发学习兴趣的时机选择
兴趣是一种正面的认知倾向和情感状态,是激发幼儿认知、思维和创造的内部驱动力。带着兴趣学习,幼儿能够较大限度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带着快乐情绪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兴趣的产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是由某些外部因素刺激而来的。从这个观点看来,关于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则要予以重视。积极的音乐教育能够主动激发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兴趣培养方面,首先要提高幼儿教育者发现幼儿兴趣的能力,善于在活动中识别幼儿的兴趣所在。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多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地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
三、结语
总之,组织音乐活动的时机选择包括方方面面,幼儿的音乐学习是幼儿主动、自身、内在的学习与感悟,时机选择是组织音乐活动的基础,是掌握幼儿有效学习的灵魂。音乐课程游戏化,着重幼儿在音乐感受与表现方面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组织时机与音乐活动本身密切地糅合,最终获得的综合感知,是幼儿快乐学习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陈红丹.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M].快乐阅读,2013,(02).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001.
[3]杨梦飞.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