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绘本本身丰富的图画能够让不认识字的幼儿也能够提起兴趣,在教师的讲解下,将幼儿带入绘本的情境和故事中,让幼儿能够在绘本的故事环境下学到知识,领悟到一些生活常识,发现绘本中的乐趣,从而让幼儿能够喜欢阅读绘本这个载体,更好地为儿童将来的认知发展铺路。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发展儿童的认知是幼儿教育的重点,所以绘本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很多研究者和教育者都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如何进行绘本教学上。同时绘本本身的优点,让更多的幼儿园广泛地开展了绘本教学。
绘本不同于许多儿童教育文学形式,对于认知明显不足的儿童来说,是其发展重要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很多孩子是在图画的世界中得到成长和了解世界的,所以绘本对于儿童教育来说,为儿童展现出了一个生动的世界,其趣味性和生动的特点完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成为通往儿童内心的钥匙。同时绘本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们寻找感情的栖息地,合理地释放自己的感情,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幼儿社会化发展和想象力创造力的成长,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多重影响。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已经广泛开展了绘本教学。为了提高绘本教学的水平,有必要对绘本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总结教学经验、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绘本教学的策略。
二、概念界定
儿童绘本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文字和图画的有机融合,在我国通常称作为绘本,绘本这个名字在我国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绘本与图画书在我国有一定区别。如果给绘本下一个统一且共同接受的定义的话并不是很容易,原因有绘本种类多、界限不明确等,所以绘本无法精确地下定义,国内外学着和研究者也只是给绘本下了一个比较模糊的定义。在国内外比较受认可的定义具体有以下几个:郝广才在自己的研究《好绘本如何好》中提到“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主题”。这个定义主要表达了绘本的表达思想、讲述故事的作用。彭懿在《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认为“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的高度融合体,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图文如何融合共同讲述故事呢?“绘本之父”松居直根据自己的研究给予了一个很有指导意义的说法“假如以数学式来写绘本表现特征的话,那么可以这样写:文+图=有插画的书,文×图=绘本”。这一说法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赞成,这里他将绘本和插画书进行了区分,认为插画书是为了用文字讲述故事而配以图画,图画对故事的进行并没有太多关系,但绘本则是用图画来讲述故事,文字起到了辅助作用。
三、研究目标
随着绘本教学的日益兴盛,绘本教学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暴露出一些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不足,没有专业性的绘本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很多教师是迷茫的,不知道从何入手,往往导致很多绘本教学的质量不高,破坏了很多幼儿对绘本的积极性。从而让绘本教学难以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幼儿将来在语言、思维和社会性教学方面的发展,所以这一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调查目前幼儿绘本教学入手,深入分析目前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有关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有关儿童绘本教学的基本策略,为提高儿童绘本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四、研究资料
在国外,绘本有另外一种称呼叫“picture book(图画书)”,但是在我国绘本和图画书仍然有一定的区别。在国外研究现状中,为了表达对原作者的尊重,我们仍然称绘本为“picture book(图画书)”,在文献中也不作修改。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国外对绘本的研究比国内早一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绘本教育的研究就快速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从2000年截止至2011年,这一段时间内是国外绘本研究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20世纪70、80年代,国外研究方向主要在介绍图画书的内容方面,并没有针对图画书进行相关细化研究;到了90年代后,图画书领域的研究逐渐多元化,出现了内容细分,从文学、教育以及美术多方面的研究中,对绘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对图画书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同时也对图画书进行了总结性的归纳,以及从不同视角对图画书进行研究上的细分,如儿童文学、教育的视角、绘本价值等诸多方面。
1.儿童文学的视角
国外儿童文学方面的研究出现20世纪70年代初,此后有着很快的发展,研究成果也非常多,其中最著名在绘本教学中最具权威的是两位学者,分别是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和日本学者松居直,在图画书理论的发展方面,佩里·诺德曼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在他对于图画书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儿童文学的乐趣》中以文学审美的角度对部分经典图画书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图画书在儿童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同时认为绘本至少应该存在三种故事形式,文字叙述的图画书、图画中的隐形故事以及图文结合起来呈现出来的故事;日本学者松居直对绘本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他首次在代表作《我的图画书论》中深层次地解释了图画书的概念、阅读方式和图画书如何选择等,他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认为,“对于图画书来说,孩子并不需要去读,而是需要别人来读,儿童用耳朵来听,用心去体会。”同时认为,“图画书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工具和教材,如果那样对于孩子是莫大的不幸,也会使孩子失去家庭教育的温暖。”客观的评价松居直所说的话,难免有些激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绘本运用到教学中就要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乐趣,不要为教学而教学,要注意绘本教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视角
绘本教学这一概念在国外没有被明确地提出来,并且缺少教育视角的相关理论研究,很多的研究并不像国内一样集中在幼儿园,而是更多地关注家庭中的绘本亲子阅读。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中,只发现了克丽丝蒂娜·E·范·克瑞恩诺德,他认为教师与儿童的共同阅读明显强于儿童的自主阅读,教师能够参与到儿童的绘本教学中,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国外在亲子阅读方面比较有名气的是凯瑟琳·L·弗莱彻、丽贝卡·M·斯托、卡米拉·奥提斯、爱莲·里斯等人,他们认为在0-3岁的绘本阅读中,亲子阅读对儿童绘本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孩子在语言和思维上的提高,对之后的阅读和文学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影响。
3.绘本价值的视角
在笔者搜集到的文献中,绘本价值方面的研究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绘本对儿童语言、心理状态、创造力、想象力、社会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证明了在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绘本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Wells(1985) 、Bruner(1978)、Snow 和 Goldfield)。Johnson和Styles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绘本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儿童阅读,重要的是对儿童日后阅读水平的奠基;Zambo(2007)和 Perry.Nodelman认为绘本阅读在治疗儿童心理,合理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美国最早将绘本的作用进行进一步地开发,让其成为心理辅导工具来作用于阅读治疗,并且已经被证实和广泛应用。Wendy(2006)的研究也表明了绘本对幼儿心理指导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绘本发展的重要标杆之一的日本“现代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和新西兰图书研究专家罗希怀特不约而同地认为绘本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对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有奠基作用。同时,松居直先生(1995)认为绘本能影响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国外有关于绘本的研究中,情感教育也是绘本研究的重要一环,Cory Cooper Hansen(1993)和 Krogh 的研究显示,绘本阅读在社会情感方面也对儿童有着特殊的作用。。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共同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绘本教学对于幼儿心智的启蒙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特殊价值也同样正在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发掘。我国多年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绘本的价值、绘本的特征、绘本教学的现状、绘本教学的意义以及绘本教学的策略研究这几个方面。
1.绘本的价值
在研究绘本的价值方面,集中在对幼儿心里健康方面的研究,代表有:吕芳、王芳玲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刍议》,文中指出,绘本教学作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基本方式,如果方法方式得当,会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对幼儿园教育软暴力也有一定影响;王芳芳在《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对太原市562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影响幼儿园心理建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受到尊重、被爱、有安全感和情绪愉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游戏教学、绘本教学和活动教学等方式能够促进儿童与幼儿园、家长之间的交流,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陈雅典在《从绘本故事到科学活动》中明确提出,通过选择合适的绘本和教学方式,能够挖掘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事物;严燕华在《绘本在大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新探》中也同样提出了绘本在阐释科学道理的时候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王丽在《利用科学绘本,提高幼儿科学素养》一文中提到将科学和绘本相结合能拓展幼儿科学、幼儿阅读的教学范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体验,创设很大的想象空间,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2010年,陈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出版了《图画书的讲读艺术》一书,在这本书中,陈教授提出了亲子阅读对儿童的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并且对绘本阅读的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了相关论述。而且陈晖教授在书中介绍了25本国内外经典绘本,对每本都进行了讲读方面的批注和重点讲解,为绘本讲读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绘本的特征和现状
在描述绘本的特征中,郭小利在《幼儿园绘本教学初探》中提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它拥有简单、易懂、可读性高等特征,对于教育幼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资源;张霞在《对幼儿绘本教育发展的思考》中提出,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应强调图画与文字的内在紧密关联;李颖清在《论日本绘本的发展历程》中提出它的生命力在于使用通俗易懂的图画,说文解字表述故事;郭薇在《浅析幼儿绘本教学的类型特征》中提出绘本教学的特征是图画的叙事性、阅读的亲子性、文图的完美结合、内容充满趣味等;
绘本的现状同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者裴永刚在《儿童绘本的现状问题及趋势》中提出,儿童绘本品种渐趋丰富、市场销量集中的程度加深等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原创不足、市场划分不明晰、适应群体不明等问题;曲小月在《儿童绘本发展现状》中说明,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平台,让教师、家长和学校三方充分理解到绘本的作用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沙海燕在《中国流行绘本现状研究》中肯定目前绘本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披露了中国市场上绘本质量的良莠不齐,有些绘本无论绘制水平还是思想境界都较为低劣。
3.绘本教学的意义
绘本教学的意义是绘本教学进行的动力和初衷,所以研究绘本教学意义的研究资料是相对比较多的。如:刘倩颖、胡彩云在《绘本促进儿童发展的研究评述》中提出,绘本不仅能促进思维能力,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科学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耿明磊在《绘本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及教育建议》中提出,绘本教学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儿童品格的健康发展、探究能力、思维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研子在《基于绘本阅读视域下的学龄前儿童教育》中说明绘本教学在阅读习惯、艺术情操、多元智力发展以及健康人格发展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冯媛媛在《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中着重强调了绘本在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何锦屏在《让梦想自绘本起飞——论在幼师教学中推广的意义与可行性》中指出,绘本教学是教师运用绘本进行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延伸教学,绘本教学进入幼儿园,让我们的教师进行传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4.绘本教学的策略研究
针对儿童绘本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解决方法,其中以下研究有着其代表性:朱晓琼在《甄选与提炼,融合与延展——儿童绘本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要素》中提出:提炼绘本教育价值、控制绘本信息含量、选择绘本切合领域是绘本教学策略的重点方面;夏婷在《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中认为善于发现绘本教学内容、捕捉绘本教学画面、设计绘本教学内容的“三个善于”策略是提高绘本教学质量的方法;陆萍在《精选材深挖掘重探究》中着重强调了科学绘本的教学方法,科学绘本不同于普通绘本,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普通的绘本中等待着儿童去发现,陆萍提出了针对于科学绘本的教学策略,对绘本策略的研究也一定借鉴意义:第一,筛选适宜的科学绘本,通过撒网式、赛课式、跟进式三种方法精选绘本;第二,“读”懂科学类绘本内涵,通过教师导读、幼儿自读和重点共读来了解科学绘本;第三,激发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李新美在《数学绘本活动,让孩子学习更轻松》一文中提出有充满数学元素的绘本,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较容易地吸收简单易懂的数字概念,将数学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陈世明的《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一书中,提出了六种绘本阅读活动的相关策略,分别是“游戏解读法、‘读读画画’阅读法、默读与朗读法、戏剧表演法、联想猜测法、图谱阅读法”,这六种策略方法对国内绘本教学的策略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同时也丰富了绘本教学的策略方式,提出了游戏和情景表演等新鲜方式来进行绘本教学。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搜集了并阅读了皮亚杰有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相关书籍、论文,从中提炼思想,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结合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本阶段儿童的绘本内容进行合理教学。而根据元智力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在绘本教学中注重全方位的智力开发,为儿童成长奠基。同时本研究还搜集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幼儿园绘本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问卷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昆山市实验幼儿园金谷园分园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家长问卷共向6个班级(其中,小班 、中班、大班三个年级各2个班)的学生家长发放了300份,收回了268份;而教师问卷发放了30份,回收了28份。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绘本教学的类型、幼儿对使用绘本教学的态度、绘本在教学中的运用成果、绘本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调查过程中,我们随机地挑选对象进行问卷,全部都是不记名的,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次问卷调查的,所以问卷的情况还是比较真实的,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3.访谈法
笔者针对教学策略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列出了相关的访谈提纲,对幼儿和家长进行了绘本教学的相关访谈提纲,希望能够实时深入地了解到家长和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第一时间的最真实的想法。给予笔者在研究绘本教学策略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访谈提纲见附录三)
4.案例法
通过整理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一次教学录音作为我们的典型案例,整理出来,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讨论,从而在实践中寻找出解决的方法,针对性地提出绘本教学的策略。本研究选取了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真实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下面就是真实案例:
案例描述:
《猫咪汤姆》是一本绘本,讲述的是发生在猫咪汤姆身上的趣事,作者在绘本中使用了简单明快的色彩,给予了人一种特别直观的感觉,再加上动画明星猫咪汤姆和老鼠们,让绘本充满了乐趣,其中汤姆和家人的对话和动作不禁让人捧腹,吸引了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欲望。猫和老鼠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本绘本采用了汤姆的原型,让孩子们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故事情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对儿童智力的开发、思想的开阔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此绘本是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阅读的。案例教学我们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是进行PPT的演示,更快地从封面图片中感知到绘本的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活动的第二步是跟随着绘本的内容设置疑问,将问题穿插到绘本的各个地方,让幼儿随着故事情景进行深层次的绘本理解,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印象,提出自己对故事本身的看法和想法;第三步是总结整个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幼儿把绘本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思想找出来,让幼儿能从绘本教学中提升自己的素质。
5.实践研究
通过自身身为老师的优势,设计出自己的绘本研究方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吸收到知识一直是笔者追求的目标,而绘本中优质的图画质量和连贯有趣的图画内容不仅激发了幼儿对绘本的兴趣,重要的是让学习变得欢乐生动。
2015年下半学期,我对如何使绘本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进行了初步研究。令笔者欣喜的是,在平日的学习中,会有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出现,可以利用绘本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使之迎刃而解。
我深入总结了《猫咪汤姆》《母鸡萝丝去散步》《逃家小兔》《月亮的味道》《了不起的粪便》等绘本,并把这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反应,对笔者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方式的成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月)通过其他幼儿教师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当前幼儿园教学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对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在绘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笔者采用了调查问卷、访谈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将采集到的书籍进行总结,从而为本研究奠定了相对科学的实践基础;
第二阶段(2020年2月——2020年5月)对具体课堂案例进行研究,深化调查的结论;
第三阶段(2020年6月——2020年9月)根据调查研究和案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针对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策略,然后将这些策略落实到教改实践当中,最后对教改实践的效果进行总结。
七、研究过程
2019年10月发放教师及家长问卷,并及时进行回收整理。
2019年11月针对教师调查问卷情况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及分析。
2019年12月针对家长调查问卷情况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及分析。
2020年1月进行阶段性小结。
2020年2月——3月开展课堂实录。
2020年4月——5月针对课堂实录进行案列分析。
2020年6月根据调查研究和案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绘本教学策略设计。
2020年7月基于现状调查所发现的问题,通过之前的一些教学策略对前期现状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进行改进。
2020年8月针对以上这些出现的现实性的问题,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绘本教学的具体内容,让他们理解绘本深层次的内容。
2020年9月撰写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终期报告。
八、研究成效
研讨会实录片段截取:
普通教师①:说实话,我以前真的把图画书和绘本两个概念混淆,认为绘本就是图画书,二者是等同的,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分别。
研究教师C:绘本将图画放在一个更为高的层次,比语言来说更重要一些,文字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研究教师A:绘本和图画书在内容上我们就可以轻松分辨,图画书的教育意义以及创作构思都和绘本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绘本是图画为主,文字和图画紧密相连,而图画书可能只是单纯的叙述图所发生的事情,更为单调更为无趣一些。
研究教师F:在教学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更多的让孩子关注图画所表达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共鸣以及发散性思维,然后在适当的联系文字,而不是通过读文字来看图画,这反而会让教学效果不好。
普通教师②:你们这样说,我感觉是不是就是不需要对孩子文字方面进行引导呢?
研究教师A:日本作家松居直说过,绘本的文字是精挑细选的。所以我们在绘本教学的时候,深刻把握原文的文字,把文字进行推敲,光看图不看文字的方式也是不提倡的。
我们可以从教师的研讨实录中清晰的看出了研究教师和普通教师的重要区别,研究教师首先能够正确的及时的分辨出绘本和图画书的重要区别,而且A教师认识到了绘本比图画书更有内涵更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比如我们其中一个老师C老师这样说过:“曾经我对绘本教学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没有引起足够的认知,但是通过几次相关培训,我对绘本教学有了相对深刻的理解,通过和许多老师的研讨,我发现了绘本教学时一门学问,而且是门大学问。要从多角度的理解绘本教学,从幼儿老师家长幼儿园的多角度了解绘本的意义,从而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绘本教学课,这对于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而F老师则说道:“因为我在幼儿园算个老教师了,教学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我认为绘本教学我了如指掌,但是通过这几次培训,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欠缺的,比如说你们说的绘本选择的问题,绘本价值的问题,绘本教学如何开展的问题,很有启发也很有用,所以我认为进行必要的培训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希望以后能够更多的开展类似的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教学素养。”
通过拓展教学手段,更多的儿童喜欢上了绘本课程,同时改变了以前儿童被动学习绘本知识的特点,而是主动地去参加到绘本教学当中,保证了儿童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解放了教师的思维,让教师能在提问讨论、游戏中和绘画过程中,就能够将绘本的知识传输到幼儿的头脑中,让幼儿能够更深入更乐意地去理解,有利于绘本教学的展开和儿童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