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子课题方案(一)

点击数:913更新时间:2021-06-04

附件:

编号:            

 

 

 

昆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年度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儿童本位视域下中班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昆山市实验幼儿园金谷园分园   

申报时间:        2019年10月12日       

 

 

 

 

 

﹡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近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昆山市个人微型课题完成情况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信息技术介入下幼儿园立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娄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发挥课件在小班语言教学中的优势

2015年 1月发表于《快乐阅读》

巧用民间游戏凸显幼儿园半日活动特色

2016年 1 月发表于《好家长新探索》

刍议小班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2017年 3 月发表于《科技展望》

了解每个幼儿的需要 ,促幼儿纵向发展

2017年10月发表于《 好家长 》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废旧材料的运用

2017年 11 月发表于《 知识文库》

夸美纽斯幼儿教育思想初探

2018年 5 月发表于《昆山教育研究》

科学活动为着手,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018年12月发表于《 好家长》

浅析洛克《教育漫话》中的惩罚教育思想

2019年 4 月发表于《昆山教育研究》

《小班幼儿游戏如何有效引导》

2019年11月发表于《作家天地》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其思想基础是“人学”为前提的,强调儿童是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主动的,创新的主体,不是单纯的被塑造者,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儿童本位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归宿,做到眼中有具体的、个体的真实的儿童,心中时时处处考虑到儿童将来的发展,考虑到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2.绘画表达活动

    绘画表达活动是指幼儿的绘画活动是幼儿自发的表达,体现幼儿绘画的主动性,依托情感这一发展的潜在意义,让幼儿真正地去倾听并表达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成长的所需,我们将幼儿的绘画表达活动关注和重视回归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状态。

    3.“儿童本位视域下中班幼儿绘画表达活动”操作性定义:增强教师儿童本位的意识,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给予中班幼儿充足的实践、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的接触,尊重、理解幼儿表达的方式、情感,以便更好地走进幼儿内心,提供更适宜的教育策略。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教师的行为中对于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要求提及甚多,西泽克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他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应该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点在于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里德认为绘画与儿童的游戏一样需要儿童自发和自主地进行,成人应该允许儿童自由地去进行绘画创作,自由地表达自己。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儿童绘画表达的理论阐述最早的是陈鹤琴先生,他将儿童绘画作为其儿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认为“绘画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发展儿童的思想,增进儿童的知识。”北师大张念芸认为:“幼儿在美术作品中表达着他们的生活经验、愿望、想象与美感,这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儿童心理学家黄翼在《儿童绘画之研究》一书中说:“儿童的绘画是一种游戏,儿童并无意要所画的东西美观,只是自由地发表他的意念而已。”可见,儿童的绘画表达既是幼儿表现自我的工具,又是成人尝试了解儿童的有效途径。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有助于加深对儿童绘画表达意义的解读和理解。绘画是儿童特殊的一种语言,儿童选择的绘画内容一定是儿童认为重要的,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通过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儿童绘画作品的解读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客观地评价儿童作品,提升教师研究幼儿的能力。

    2.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儿童的绘画犹如他们思想的印记,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以及对整个世界和生活的看法,儿童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都跃然纸上。当幼儿遭遇挫折时,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同时本课题引领着成人在观察和解读儿童的绘画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扶持,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2)实践价值:

每个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中班年龄特点和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给予不同的关注,以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多样性,使每一个儿童在绘画表达活动中都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图画这个媒介表达他们的愿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这需要教师在实践层面做很多研究,比宏观的儿童绘画活动等更具可操作性。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增强教师儿童本位意识,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给予中班幼儿充足的实践、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的接触,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情感。

2.研究内容

1)环境创设对促进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

自然环境的创设

班级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的创设

(2)促进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材料投放的种类

适宜性投放

层次性投放

◆开放性投放

(3)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绘画表达活动案例的实践研究。

◆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观察记录

3.研究重点

1)(3)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整体架构—分项实施—成果总结—经验提炼这一思路进行,保证行动研究更具有有效性。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

    此阶段的重点是做好课题申报工作,邀请专家对课题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同时进行理论学习,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动态和幼儿的发展现状。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申请立项,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10月)

    采用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1.根据研究方案,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

   2.寻找促进幼儿美术活动发展的教师策略。

   3.形成回归幼儿生活,创造支持性环境,鼓励幼儿多种绘画活动的教师本位教学方式。

   4.探索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绘画活动园本课程模式的研究。

   5.幼儿园绘画活动教育的评价研究。

(三)总结阶段(2020年10月——2020年11月)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邀请专家组对本课题进行结题鉴定。

3.研究方法

   (1)绘画作品分析法:分析与课题相关的绘画作品,给课题提供基础。

   (2)文献研究法:研究相关文献,找到理论依据。

 (3)行动研究法:通过深入课堂,提升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有效性。

4)观察研究法:对中班幼儿进行有效观察。

   (5)经验总结法: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提炼出策略、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通过“儿童本位视域下中班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实践研究”能让我们形成:儿童本位观,突出幼儿发展。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是以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前提的,承认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有其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幼儿给予的不同层面、不同标准的机会,教师将为幼儿的精神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通过教师促进幼儿绘画学习品质的行为变化,依托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每位幼儿提供适合自己表现和活动的机会,能促进幼儿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的发展。支持发展观,凸显行为调控。支持发展是立足教师行为实践层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幼儿的美术学习表达活动是不同的,将通过给予幼儿充足的实践、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的接触,推进幼儿艺术创作能力。动态评价观,呈现师幼互动。动态评价观是以过程为主的评价观。强调的是动态性、即时性、可变性,有时在过程中稍纵即逝,有在过程变化多端。通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在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在教养态度上不断改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提升,从而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真正理解幼儿的画作,了解孩子的发展。

2.可能的创新之处

    理论创新:在微观教学领域中找不到相关儿童绘画表达活动的成型的、完整的系统理论,所以本课题研究是对现有儿童本位教育理论的完善、丰富、拓展、充实。

    实践创新:选题角度新。“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绘画活动表达的实践研究”在幼教领域目前系统研究不多,所以这个选题本身就有创新之处。研究切点新。从问题出发把研究的切点和范围固定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的研究,这样的切点能真真切切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本课题的切点有创新之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幼儿教育规律、幼儿发展规律与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幼儿绘画表达活动的探索,提炼幼儿绘画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教师指导方式,形成幼儿绘画活动表达特色课程,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实践和工作。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文字报告

2019.11

课题相关论文

论文发表

2020. 2

课题相关论文

论文发表

2020.5

 

 

 

 

 

 

最终成果(限3项)

幼儿绘画表达活动课堂教学现场

现场实例

2020.9

课题结题报告

文字报告

2020.11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本部门(单位)完全了解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个人微型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四、昆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