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乒乒乓乓钓大鱼
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澞和苑分园 周燕
一、活动背景
《乒乒乓乓钓大鱼》这个内容来源于著名漫画家宫西达也的同名绘本。这一经典的作品,以局部夸张的方法画出了大肚子鱼、大脑袋章鱼、长腿鱿鱼、大钳子螃蟹等海洋生物。整个故事构思巧妙、故事中夸张后的造型奇特富有趣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样富有创意的构思,是十分新奇和有趣的,相信这样一种局部夸张的创作活动肯定能激发起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局部夸张的方法表现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2.大胆想象,体验局部夸张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白板、电脑、课件。
2.简单背景、纸张、蜡笔、水笔。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导入活动。
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呀?
幼:企鹅。
师:他们有个有趣的名字,叫乒乒、乓乓。
今天天气这么好,看看,乒乒乓乓要去干嘛呀?
幼:钓鱼。
师:没错,两个好朋友一起出发,准备去钓鱼啦!告诉你们哦,他们这两根可都是神奇的鱼竿,用神奇的鱼竿钓到的鱼呀,会变得很特别、很有趣。
[评析:鼓励幼儿通过对绘本封面的观察,大胆提出疑问,揣测故事情节,在悬念中诱发幼儿产生深入了解绘本的兴趣。]
2.看看、猜猜,充分感知夸张手法的趣味性。
(1)大肚子鱼
师:乒乒拿起鱼竿,开始钓鱼,等了好一会,鱼竿动了,猜猜是谁上钩了?
幼:鱼。
师:是吗?一起来看看,谁呀?是吗?哇!有什么发现?这条鱼哪里很特别?
幼:鱼的肚子很大。
师:鱼的肚子很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肚子大大的,像什么?
幼:其他鱼的肚子都是小小的,像气球、哈密瓜。
师:鱼的肚子变得大大的、鼓鼓的,那其他地方呢?鱼的头部、尾巴怎么样?
幼:没有变,还是和原来一样。
小结:哇,神奇的鱼竿,钓到了一条大肚子鱼。
[评析:分层次感受局部夸张的手法,首先观察的是大肚子鱼的夸张造型,这一造型对孩子们来说最易观察、也最方便理解。通过多种方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各个身体部位,关注某一部分的局部夸张。]
(2)长腿鱿鱼
师:乒乒钓到了大肚子鱼,乓乓也想来试一试。看看,乓乓钓到了什么?
幼:鱿鱼。
师:这是条怎么样的鱿鱼?和其他鱿鱼相比,这条鱿鱼哪里很特别?
幼:触须变得长长的,变成了长腿鱿鱼。
师:鱿鱼的腿变得这么长,那其他的地方呢?看看。对了,其他部位也都没变。
小结:神奇的鱼竿,钓到了一条长腿鱿鱼。
[评析: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继续跟着故事情节推进,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归纳小结出长腿鱿鱼局部夸张的变化特点。]
(3)大钳子螃蟹
师:接下来,乒乒乓乓还会钓到什么呢?想不想继续往下看?
这一次,钓到了什么呢?
幼:螃蟹。
师:发现了没有?这只螃蟹哪里发生了变化、变得很夸张?
幼:一个钳子变得特别大。
师:那其他部位呢?
幼:没有变。
师:这么一只大钳子螃蟹,会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幼:吃小鱼、夹东西很厉害……
[评析: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继续观察螃蟹的变化,有了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观察、小结出大钳子螃蟹的夸张和变化特点,对局部夸张的手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和感受。]
3.师幼总结,理解夸张变形的方法。
师:乒乒乓乓钓到了大肚子鱼、长腿鱿鱼和大钳子螃蟹,看来他们的鱼竿怎么样?
幼:很神奇。
师:的确很神奇,是吧。用神奇的鱼竿钓到的动物,它的身体有一个部位就会怎么样?
幼:有的地方会发生变化,变得很夸张、很有趣。
师:其他的身体部位呢?
幼:不变、保持原来的样子。
[评析:将乒乒乓乓三次钓鱼的结果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师幼一起小结出局部夸张这一手法的表现特点,为接下来的独立创作做铺垫。]
4.想想、画画,大胆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
(1)大胆想象
师:接下来,乒乒乓乓还可能会钓到什么呢?
幼:海马、水母、刺豚、乌贼、章鱼……
师:它的哪里会很特别呢?
幼:嘴巴、鱼鳍、眼睛、钳子、触须……
师:有可能,你们的想象力真不错。
[评析:创作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孩子们对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以及它们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无拘无束的想象,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参与最后绘画创作的积极性就都被调动了起来。]
(2)操作要求
师:怎么样?你们觉得有趣吗?想不想来试试?
幼:很有趣,我要来试一试。
师:那一会我们都去试试,画之前先想一想,你要把哪一部分变大,就把这一部分画得怎么样?
幼:画得很大。
师:对,画得大大的,这样我们的画就会变得很有趣。那么除了这个夸张的部位,其他的身体部位呢?
幼:和原来一样大小,没有变化。
师:画完之后,我们可以对画的动物进行简单的装饰,也可以添画一些简单的背景。
[评析:绘画操作前再次强调、小结局部夸张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只有一个部位夸张、其他部位保持原样不变的表现手法,提醒幼儿在接下来的绘画操作中加以注意。]
(3) 幼儿操作
5.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师:你觉得谁的作品最有趣?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哪里很夸张、很有趣?
[评析:作品展示、交流的环节,鼓励孩子们有针对性地围绕作品是否有趣、夸张这一要求进行评议,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掌握局部夸张的表现手法。]
6.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画的这个内容其实来源于一本有趣的绘本《乒乒乓乓钓大鱼》。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下次再介绍给大家。
[评析:和活动导入首尾呼应,提出活动内容的来源,引导孩子们对绘本产生兴趣,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欣赏和学习。]
三、活动反思
夸张是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活动运用“乒乒乓乓钓大鱼”这一故事为线索,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与操作,把握局部夸张的艺术创造方法开展绘画游戏,增添了学习过程的乐趣。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一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大部分孩子也都能在引导下大胆想象、尝试局部夸张的创作。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尾巴小丑鱼、胖乎乎的鳗鱼、尖刺的刺豚、长腿水母、大钳子龙虾等等作品,充满了童趣,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