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梅
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澞和苑分园 吴娟
一、活动背景
冬天到了,美丽的梅花朵朵开放,开放的花瓣正好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点画出来,树枝、树干也能用不同的指法完成,一根手指画梅,特别有趣。在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搓、拉、提、点的技能画梅,表现梅的美。
2.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两块展示背景板、颜料、扇形画纸。
(三)活动过程:
1.说梅
师:看,这是什么?你见过吗?在哪里?感觉怎么样?
幼:在公园里见过,很漂亮。
[评析:通过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直观的观察梅的图片,感受梅造型、颜色的美。]
2.赏梅
师:今天我就带你们一起去赏梅。
师:它的树干和你平时见过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花呢?美不美呀?
幼:树干粗粗的,花有各种颜色,很漂亮。
小结:树干有的粗,有的细,这是一种美,树枝呢,有的直,有的弯曲,交错在一起,姿态各异,也是一种美;梅花呢,各种颜色,都很美。
[评析:欣赏视频,鼓励幼儿发现梅的树干、树枝、梅花的造型、颜色的特点,能将自己的发现大胆的表达出来。]
3.画梅
(1)欣赏大师作品
师:有很多大师欣赏了梅,还把它画了下来,想不想看看大师的作品?看,大师的作品怎么样?美在哪里?
[评析:欣赏各种大师画的水墨画《美》,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布局、颜色、造型等方面的特点,感受大师画的美。]
(2)教师示范
师:大师的作品怎么样?大师画的这么好,你们想不想试试?
幼:想的!
师:今天呀,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一根手指来作画,你们觉得行不行?
幼:用手指?可能行,可能不行。
树干:
师:先来画树干。伸出一个手指,蘸点颜料,搓一搓,来来回回搓一搓。搓到没有颜色了,看起来怎么样?淡淡的也很美,那我再蘸点墨,换个地方再画。
树枝:
师:刚才我用搓的方法画粗粗的树干,现在要表现细细的树枝可以怎么画?看看我的方法。轻轻的拉,快快的提,拉提,有的弯曲,有的交叉在一起。有的画的长长的,有的呢?效果怎么样?
梅花:
师:最后还要画?梅花可以怎么画?画之前擦擦手指头,蘸一蘸,点一点,五朵花瓣紧紧靠拢,梅花开在树枝上,开在树枝的两边,开在树梢上。有的全开,有的半开,有的含苞待放。满树都是,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高有低,有疏有密。
师:一根手指画梅,成功了吗?
幼:成功了!好棒!
[评析:一根手指可以搓出树干、拉出树枝、点出朵朵梅花,太神奇了!教师通过示范,将不同的绘画方法展现出来,孩子们在认真观察的同时,也初步学习了绘画的技能,给幼儿自由操作作铺垫。]
(3)幼儿操作
师:你想不想来画一画?你想画一幅怎样的梅?画之前还要先想一想你的画面是怎么布局的。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评析: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着重操作方法:搓搓搓,搓树干,拉提、拉提,画树枝,点点点,点点点,点出朵朵梅花。]
4.评价
师:刚刚,我们就用一根手指头表现出了这么美丽的梅,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色彩、布局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赏梅,画梅,在很久以前,还有很多诗人写了关于梅的诗,那下次,我们再来一起念一念关于梅花的诗,好吗?
[评析:孩子们相互观察、欣赏,发现不同画面、不同布局,画出的梅花各有特色,各有各的美。]
三、活动反思:
梅花是冬天特有的花,也符合冬天的季节特点。在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欣赏梅和大师画的梅的作品中,感受梅的形状、姿态、色彩的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运用搓、拉提、点的指法画梅,提高孩子们表现美的能力,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因此,整个活动我共分为四个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梅,二、赏梅,感受梅的美,三、画梅,通过欣赏大师作品、教师示范、幼儿操作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画法并尝试作画。四、评价作品,让孩子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在活动中,我也借助了白板课件播放视频,让孩子们能更清楚直观的欣赏。这样的活动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操作时也特别的投入,作品的呈现也是多姿多彩,孩子们感受美,创作美,成就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