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雯琳《多媒体运用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

点击数:872更新时间:2020-03-30


摘要: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组织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关键词:

多媒体运用 音乐欣赏 结合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幼儿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而言,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组织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欣赏图片,直观地理解音乐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尽量地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了PPT辅助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如在欣赏歌曲《小白船》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由于欣赏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二、通过律动,快乐地感受音乐

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律动能帮助儿童借助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风格和情绪,训练孩子的韵律感。如果此时能运用多媒体,也会得到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帮助孩子感受音乐力度中,我先让他们听《摇篮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的风格特点,而后,再听《国旗国旗多美丽》,请孩子们比较两首乐曲力度的不同,体验出《国旗国旗多美丽》雄壮有力,然后,又通过踏步走、队列的适当变化,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音乐欣赏中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特点。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幼儿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三、借助绘画,形象地表现音乐

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的形象,可以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好似身临其境地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再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例如:在音乐欣赏《水族馆》的最后,我让幼儿拿出彩色笔,边听边在纸上画了画海底世界,顿时热带鱼、海星、贝壳、珊瑚、海草映入眼帘,有的幼儿还画出了鱼儿们围圈跳舞庆祝狂欢节的景象。通过听、画,让幼儿明白海洋世界并不是黑暗沉闷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确,艺术是相通的,他们共同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四、角色表演,愉快地展现音乐

由于幼儿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活动。例如:在欣赏教学《小青蛙》中,通过电脑放映出小青蛙、荷叶、月亮、狂风、暴雨、公鸡等不同形象,然后让幼儿进行模仿,又根据音乐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总之,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努力创造各种意境,让孩子们运用形象思维去想象,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架起心灵与音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