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沈老师 | 时间 | 12.6 | |
子课题 名称 | 《娄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研究》 | |||
活 动 过 程 及 方 法
| 特色活动:蚊子叮 活动目标: 根据图片内容,展开丰富联想,掌握儿歌。 活动准备: 白板、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昆山话童谣吗?你记得哪一首,愿意来表演一下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用书图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的昆山话童谣,字就叫《蚊子叮》,和我一起念一念好吗? 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幼儿欣赏。 师: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蚊子”(用昆山话说)是什么吗?这首童谣里发生了什么?用昆山话是怎么说的呢?谁愿意来试试?他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 2、结合用书边讲述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 师:你们知道xx是什么意思吗? 三、完整朗诵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内容,幼儿边看图边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童谣。 三、幼儿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那谁来完整的把它念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朗诵) 全班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 |||
娄江 文化 体现 及评价 | 用昆山话说“蚊子”,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非常愿意学习方言童谣。用昆山方言来念童谣,真是其乐无穷,而且童谣《蚊子叮》内容活泼、有趣,虽然活动的重难点基本上解决,孩子们也对这首方言童谣比较熟悉,但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孩子不太会说昆山话,在教他们学说的时候,显得有点枯燥,没有将活动的趣味性深入“挖掘”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