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苦心诱导,行长儿子写出畅销书
阎肃是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他一直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便有意识地培养他这方面的才能。
阎宇在姥姥家寄养时,阎肃出差顺路看望儿子,临走时,他跟阎宇的大舅交代说:“让小宇背些诗词吧,这对他以后有好处。”在大舅的调教下,阎宇两岁时就能流利地背诵许多首唐诗及毛主席诗词,听阎宇背诗也成了姥姥家里的一项娱乐活动。
阎宇上小学时,北京市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读后感比赛,学校安排阎宇参加。当时,阎宇刚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就想以此为题,可又不知从何写起。阎宇给在外地出差的爸爸写信告知此事,并询问怎么写才好。阎肃在信中把他以前读此书的感受写给了儿子,阎宇就按爸爸信里的大意,进行了归纳整理,然后投了稿。比赛结果,阎宇获得了三等奖,是当时年纪最小的获奖者,并得了个塑料铅笔盒的奖品。阎肃很高兴,鼓励儿子以后多写写,说有老爸做参谋,保证能获奖。
为了增加儿子的文学素养,阎宇上小学时的一个暑假,阎肃送给他一本刘逸生编著的《唐诗小札》,并笑着说:“坏小子,你要把这本诗背熟了,任何古诗词、古文,你就都不怕了!”在爸爸的鼓励下,阎宇果真背熟了册子里的50首唐诗。
有一次,阎宇背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对其中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中的“凝脂”不解,阎肃比划着说:“那是讲皮肤嫩嫩的,就像你妈妈做的‘炸羊尾’,用豆沙裹着鸡蛋清在锅里刚炸出来时,焦焦的、嫩嫩的、白白的,形容杨贵妃的皮肤就是这样。”老爸的形象比喻让阎宇一下子就明白了。
随着儿子知识的丰富和阅读方面的积累,阎肃总会鼓励儿子写些东西,并有意给儿子提供创作的机会。
阎宇上大学不久的一天,他在家无事可做,阎肃对他说:“有个为残疾人办的晚会,让我给写首歌,那边催得挺急,可我最近忙不过来,你帮我写一个吧。”“我写,能行吗?”阎宇有些信心不足。“坏小子,你当然行了,你要写词,估计得有一批干我们这行的没饭吃了。”被爸爸这么一捧,阎宇兴趣大增,很快写了一首《彩虹》: 在梦里,我畅游太空,
自由自在,踏着云,乘着风;
在梦里,我登上高峰,
面对大海,看着云,听着风。
也许我带来的太少,
也许我带走的太多;
梦里,我临走时,留下了彩虹。
阎宇把作品交给爸爸后,没想到阎肃大加赞赏,并拿去请作曲家孟庆云谱曲。这首歌经歌手演绎后,反响热烈。很多人都以为是阎肃写的,在晚会和发表的词刊上都署着“阎肃”的名字,这下阎肃着急了,到处找人替儿子正名。带儿子出席活动时,阎肃也经常说:“小宇这孩子也爱写东西,那首《彩虹》的歌词就是他写的。”弄得阎宇很不好意思,他这才感到爸爸原来是很希望自己能承继父业的。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宇和两位中国妇女出版社的大姐坐到了一起,她们都鼓励阎宇写一写他和爸爸。阎宇当时有些惶恐,可他拗不过对方的再三劝说,便背着爸爸写了起来。
半年后,一部笔调幽默轻松、生动感人的《我和我的阎肃爸爸》就面世了,这部书得到了喜欢阎肃的全国听众的喜爱,还上了当月畅销书的排行榜。
阎肃接过阎宇恭恭敬敬递来的书时,不禁喜出望外,没想到儿子竟背着自己写了一本有关他爷儿俩的书,高兴得他当晚把放了多年的一瓶茅台酒和儿子一起分享了。此后,他经常把儿子的书作为礼物赠送给各界的朋友。 儿子有了处女作,阎肃并不满足。他鼓励已成为一家银行副行长的阎宇再弄本小说出来,他看好儿子这方面的潜能。
目前,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阎宇正在创作一部反映家庭伦理方面的小说。他说自己现在写作不仅仅为了满足老爸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写作。让我们期等他的佳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