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实施策略谈

点击数:902更新时间:2020-04-21


音乐教学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教育,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的讲述,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那么使用正确的教法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教学中,我一般这样引导幼儿:

一、通过讲解、了解音乐的背景。

每个音乐作品都有其诞生的背景,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为了使幼儿能深入感受作品内涵,我们可以在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幼儿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幼儿对作品的加以理解,并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在我班开展的微课程《企鹅》中,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企鹅,我们为孩子们播放了著名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看到帝企鹅爸爸保护企鹅蛋宝宝,而帝企鹅妈妈外出冒着生命危险为企鹅宝宝觅食,孩子们若有所思,尤其是孩子们看到了帝企鹅爸爸帝企鹅妈妈交换蛋宝宝的过程,孩子们跟我讲:“老师,我觉得好感动啊。还有的孩子们说:蛋宝宝碎了好伤感。由此,我们还延伸到孩子们自己对于爸爸妈妈的爱,他们觉得爸爸妈妈陪伴他们的辛苦。

二、通过动作,表现音乐。

欣赏必须由感而动,而最重要的是动情,这是孩子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例如在欣赏《挪威舞曲》时,我让幼儿先用嘴巴、脚步即兴模仿鸭子呱呱叫声和鸭子的走步,创编故事情节,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结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鸭子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段的变化改变动作,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第二段变快的节奏,幼儿很快说出危险来了,并根据音乐的特点,创编出来合适的动作。这就启发我们:要多带领幼儿动起来,切实感受到音乐的活力。 

三、通过图画,展现音乐。

例如,在欣赏《堆雪人》这首曲子时,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我则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冬天雪人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挪威舞曲》音乐的第二段,鸭妈妈遇到大风时,我还让幼儿用画图画出自己在听到这首歌曲时的内心感受,看看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音乐。

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与生活结合,在生活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