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歌唱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的思考

点击数:947更新时间:2019-10-28


(一)树立正确的歌唱活动教学价值观

幼儿园音乐活动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歌唱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被师幼所共同拥有的艺术的生活世界,应该体现着艺术审美价值,让幼儿“学会唱好听的歌,学会好听地唱歌”,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综合音乐能力的发展。新《纲要》也指出:“我们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所以,教师应该摒弃仅仅以“教会孩子学会歌曲”为着眼点的歌唱教学价值观逐步形成以歌唱活动为媒介,培养幼儿综合音乐素养这一共识,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经验、思考参与到歌唱教学活动之中,使歌唱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关注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选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好的教材象一个宝藏,既让你在教学过程中左右逢源,又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表现的舞台,使“教”与“学”都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所以,在选材时,除了考虑幼儿本身的实际情况之外,从歌曲内容可以考虑它的趣味性以及所反映的内容是否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小画家》、《小树叶》等。从歌曲风格可以考虑活泼、幽默、优美、雄健等多个种类,如《颠倒歌》、《柳树姑娘》、《小海军》等。另外,我们还应注意旋律是否流畅具有特色、乐句是否明显、节奏是否简洁明快,这些都是优秀儿童歌曲所必须具备的元素。最后,还要认真分析歌曲在歌词理解、曲调学习、节奏等方面的重难点,同时,从整合理念出发,思考在节奏练习、创编、表演、游戏方面有没有可挖掘的余地,充分发挥歌唱活动的内涵价值,达到促进幼儿综合音乐能力发展的目的。如《我们一起握手》(见许卓雅《音乐活动设计》),歌词和旋律极其简单,只有反复四句的“我们一起握手哈哈哈”,对于这样一首简单的歌曲,我们就可以从演唱、节奏训练、歌词创编、默唱这几方面来组织活动。使原本简单的歌唱活动变得有趣而生动又富有价值。

(三)关注歌曲的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载体,也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柏拉图说:“音乐的学习比其他学科是更为有力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灵魂里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是灵魂变得更美。”可见旋律的重要性。以成人学习歌曲的经验来看,歌词的熟悉度在歌曲学习中并不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成人学习歌曲往往是从对某一首歌曲的某一段旋律开始的。当人们对某段歌曲旋律感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探究歌词到底唱了些什么进而学习歌曲的演唱,而一旦旋律熟悉了,歌曲的演唱也就会“水到渠成”。那么教师在组织幼儿学唱歌曲时,也应该关注歌曲中最最重要的音乐元素——旋律,而不是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熟记歌词上。因为诸如曲式曲调、乐句乐段、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包括歌词,都是通过旋律来承载的,所以说,旋律才是歌曲学习的重点,才是提升幼儿音乐能力的基点。

(四)关注有效策略的运用

反复练唱不是幼儿歌唱学习的好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感受和表现。歌唱活动的策略运用主要还是应该基于两个点来思考:⑴歌曲的特点。包括歌曲的曲式特点和重难点。对于一些具有情节的歌曲,可以用故事导入的策略,如《迷路的小花鸭》,通过故事的讲演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对于一些具有表演特性的歌曲,可以用先演后唱的策略,如《吹泡泡》,先尝试进行吹泡泡的表演,再在学习演唱;对于一些富有趣味的歌曲,可以用游戏化的策略,通过玩游戏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如《猫捉老鼠》。⑵幼儿的特点。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现有的音乐经验和能力,对教学策略的有效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当幼儿可能对一些旋律比较复杂的乐句学习产生困难时,难点前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策略,如《春天里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学唱多个乐句的“啷里格啷”,通过拨浪鼓实物比拟、图谱介入、完整欣赏、词曲匹配等手段,让学习变得简单有效;当幼儿可能对一些内容比较多、歌词比较复杂的歌曲学习产生困难时,可以运用视觉符号辅助教学即运用图谱的策略,如《劳动最光荣》;当幼儿可能对一些风格迥异的歌曲学习产生困难时,可以运用对比听辨的策略,如《小海军》,这首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幼儿接触较少,如果另选一首优美的乐曲,引导幼儿听辨着学习,会更加有利于幼儿建立进行曲曲风的概念。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

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为了提升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⑴ 歌唱技能。歌唱技能是重要的基本功,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是组织好歌唱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范唱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帮助幼儿体验歌曲的特点、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⑵ 乐器演奏技能。乐器演奏技能也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儿童歌曲大多比较简单,歌曲的弹奏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技巧,能够让幼儿听清、听准旋律是关键。为保证歌唱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课前一定时间的弹唱准备很有必要。⑶识读乐谱技能。能够较熟练的识读乐谱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课前对乐谱的准确识读,有利于分析歌曲节奏、旋律上的特点和重难点,以使教师更有效地选择策略,有针对地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