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文化之昆山美食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研究

点击数:821更新时间:2019-01-09

 

摘要:

       走近娄江,眼前高楼幢幢,错落有致,构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模样;正阳桥、丽泽桥等一座座桥梁,犹如一条条丝带装饰着江面;人民路、震川路、车流人流川流不息,蜿蜒成长龙。然而,娄江的最动人之处,还是那流淌了千年,永不停息的一江水面。我园坐落在娄江河畔,每天看着来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空中盘旋的水鸟,娄江的水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对娄江的情怀也从此刻开始,印刻在了孩子们的记忆中。因此我们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将学校特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我们从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主要围绕昆山美食展开,在吃吃、说说、做做中体会娄江文化。


关键词:

      娄江文化 教学活动 昆山美食


      一、引领幼儿感受娄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走入自然,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充分抓住我园的自然优势,组织孩子去江边散步,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无边的江面,尽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春天,孩子们会轻轻抚摸河边垂丝的柳条,和小芽说说悄悄话;秋天,孩子们会在铺满落叶的地上发现秋的踪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获得了初步的认知,也获得了美的感受。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起点,因此我们会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当孩子们看到江面上一架架的桥,桥底下一只只的船,回班途中还沉浸在这种愉悦的情绪中,我们让这种情感延续到了语言活动中,在学念昆山话童谣《阿婆桥》中体验游戏的乐趣,也传承了昆山方言。又如:散步活动后,孩子们常常会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我便鼓励他们大胆地将这些美的发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下来。在一个个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也发现、感受了娄江之美,因此,引领幼儿走向自然,真情实感地与自然对话,我们才能充分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价值,孩子们的生活才会“接地气”。

      二、结合兴趣萌发主题

      娄江流淌千年,物产丰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孩子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对昆山的美食多少有着一定的了解。国庆回来的一天,我听到许多孩子都在谈论、交流着:有的说:“我妈妈昨天买了大闸蟹回家”;有的说:“我还吃过大闸蟹呢!”看来昆山特有的美食,或多或少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我们的活动也就拉开了序幕。首先,我们围绕昆山的特色美食进行了谈话,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着、交流着、表达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不断有孩子冒出这样的问题:“大闸蟹吃什么呢?”“奥灶面有些什么浇头?”看到孩子们的热情,我决定以此作为切入口,对幼儿进行昆山特色美食资源的教育,让昆山美食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由此,我们带着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共同收集各类关于昆山的特产、美食资料、图片,还发动家长,在周末和节假日中带着孩子们去亲自品尝昆山的美食,共同开启我们的美食之旅。在品尝了美食之后,我们就“我吃过的昆山美食”展开了分享交流,看着照片,请孩子来说一说“你吃了什么昆山美食?”又结合图片,教给幼儿用昆山话学说我们的美食名称和简单的短句,如:奥灶面,青团子,我吃了袜底酥,我吃了大闸蟹等……作为一名昆山娃,我们理应传承昆山方言,学说昆山话。正是在这种活的环境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充分地感受着昆山的文化。于是我们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把孩子喜爱的这些美食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我们生成了手工活动《大闸蟹》,让孩子们自己来试一试、做一做大闸蟹。首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仔细地去观察大闸蟹,观察它的颜色和身体结构,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其次,在孩子们面前像变魔术似的,一步一步地制作大闸蟹,先用超轻粘土捏制大闸蟹的身体,再用毛根,给他装上八条腿和大钳子,最后按上两个小眼睛。示范过程中教师指导与幼儿操作相结合,以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我不过多地干预他们,而是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一次次地实践操作,当一只只富有想象、活灵活现的大闸蟹出现在孩子们的纸盘上,他们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娄江文化的特殊魅力。

       三、游戏之中体会快乐

       游戏是孩子的主业,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应此我们很注重孩子的游戏活动,《指南》中也重点提出:丰富的学习资源就存在于社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家乡特色的教育资源应当被幼儿园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拓展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空间。结合我园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为孩子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幼儿在实践和操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在主题活动《我的家乡》中,孩子们像新闻发布会一样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及自己的感受。我便趁热打铁指导他们将我们的昆山美食带入我们的游戏中。如美工区:使用多种材料制作昆山的美食。娃娃家:新增奥灶面馆和茶馆,泡一碗阿婆茶,吃一碗奥灶面,;益智区:蟹壳叠叠高,两人比比赛等;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设计、制作、表演形式将昆山美食文化渗透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在交流分享的同时,获得了人与人之间愉快交往的体验和丰富的知识经验,昆山文化在游戏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幼儿园《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也如瑞吉欧所说:“环境生成课程,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正因为昆山有着如此丰富而良好的自然、文化环境和我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孩子们才能不断拓展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娄江的水绵延滔滔,流入心田,娄江河畔的我们潜移默化地受着熏陶,共同引领儿童生命成长,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