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探索创新型管理方法,实现创新型、人性化的管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以创新教师的培养为核心,合理导向、分层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依托社区、联合家庭、整合教育资源,探索社区、家庭与幼儿园互动的教育模式,实现“校园设施精品型、领导班子学者型、教师队伍科研型、幼儿能力复合型”的目标,真正成为闻名于省内外的示范性实验幼儿园。
二、总目标:
积极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改革,以“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为切入口,创教育特色。努力把我园建成教育理念先进、组织管理科学、师资结构合理、幼儿发展主动、教育特色鲜明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质幼儿园。
三、幼儿发展目标:
把保障幼儿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作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
四、任务与措施: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达成对规划的共识,明确我园新一轮发展目标。落实目标分层管理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2.修订岗位责任制和有关制度,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完善对各部门工作的月考核和年度考核。
3.教职工进一步明确本园需形成的文化框架、园风、教风、学风深得人心。园风:求实、创新、无私奉献。教风:善诱、挚爱、精益求精。学风:活泼、乐思、文明进取。
4.开展“我为实幼添光彩”的征文、演讲活动,强化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巩固和创新校园文化,新增骨干教师5%。
5.继续推行园务公开,讲究实效。通过园务公开栏和每月一次的“园务工作交流”,向教职工分析各条线工作完成情况,得失的主客观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
6.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将全园的管理制度、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准则编制成《实幼教职员工手册》。
2.完善中层干部、各组组长岗位竞聘制。
3.以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班组为载体等,进一步提升保教质量。
4.开展树立“三个形象”的教育活动,(树立幼儿园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教师崇高的职业形象,树立幼儿健康的纯真形象)。信任、依靠教职工,让教职工体会到自我价值和幼儿园发展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5.加大力度完善幼儿园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氛围。新增骨干教师5%。
6.深化园务公开内容,鼓励教职工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修改各类规章制度,调整激励机制。
2.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发展,对教职工进行宏观性指导,并按时对工作目标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验收。
3.强化管理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园领导公开述职与群众民主评议的制度。
4.实行“助理制”、“教职工参与决策制”,发挥教职工的自主性。
5.注重教职工的合作创新,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全体幼儿的合法权益。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强调青年教师的特色工作,提高她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使他们的工作创出特色。新增骨干教师5%。
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拓宽领导与教职工的交流渠道,使每个教职工都成为实幼的主人。
2.调整和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实行结构工资向骨干教师、教育科研倾斜,新增骨干教师5%。
3.吸取社区、家长等多方人员意见,组建幼儿园工作监督委员会。
4.加强中层干部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重视在工作实践积极锻炼,认真培养使他们成为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有个性的年轻干部。
5.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合同制”,实施“岗位优化”和“竞争机制”,坚持“科学考核”制度。
2.教育教学管理试行“岗位、人员双向选择制”、“配班自由结合制”、“教研组长竞聘制”等制度。新增骨干教师5%。
3.发挥监督委员会作用,对幼儿园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升办园质量。
4.创建和评选“学习型小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5.对五年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新一轮五年规划的制定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