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原则,以园务计划为引领,以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开展“安全周”及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各方面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细致检查,创设安全健康的内外环境。
3.全面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规范安全制度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意识
要始终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知道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确保儿童安全健康发展是幼儿园应尽责任。
1.健全安全工作机制与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有目的的制订和修改安全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期初完善各项安全紧急预案,并下发到教师手中,让人人明确各项安全预案的处理过程与自己应尽的任务,同时知道安全无小事,幼儿生命是大事,时刻提高安全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大力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2.定期召开各种安全工作会议。制定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及月安全计划,研究切实实际的办法,解决安全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期初召开安保会议,让保安人员明确职责,为幼儿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定期召开安保会议、保育员会议及全体教师会议等,布置安全工作任务,收集安全信息,同时加强各岗位工作人员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与了解,坚持安全设施及时维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坚持发现设施损坏及时报告制度,做好月中、月末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新和维修,保证园舍设施完好,确保使用安全。
4.将安全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标准之一,同时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园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内。
5.继续执行门卫保安工作制度,建立监督考核管理制度,提高安保工作。
6.继续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抓好各项保健常规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分析和评估;严格按要求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宣传教育、预防措施到位。同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每学期保健老师保证给每个年级的幼儿上一次心理健康活动,使生理和心理健康互相结合,让孩子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7.按要求做好安全周报与月报。
(二)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
1.定期检查与维护园舍内的各种设施,为幼儿园实施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2.组织教职工定期检查身体,严格按要求聘用符合任职资格要求、身心健康的工作人员。
3.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每周对幼儿的玩教具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每周为幼儿晒被褥等。
⒋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玩教具,严禁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作玩教具,在创设优美环境的同时,注意环境创设中的安全性。
5.加强食堂饮食卫生安全的管理,本学期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幼儿餐饮的配送工作,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并按要求进行生、熟菜的留样。加强对炊事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饭菜质量,使幼儿的膳食营养平衡,达到标准。
6.加强卫生保健安全管理。要求幼儿每天晨检率达100%。定期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并作好记录。
7.加强幼儿在园服用药品管理。严格服药家长签名制度,抗生素类药不得进园,确保服药及时、准确,严禁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8.加强交接班安全管理,确保班级幼儿安全。
9.建立班级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好班级日常活动、饮食、卫生安全工作。
10.严格家长接送制度,做好幼儿来园、离园安全工作。
11.规范保安人员队伍,保证各类技防设施运作正常。
12.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确保校园安全。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和通告,从园部、年级组、班级等不同层面加强落实、推进。
2.开展“安全周”主题活动、教职工应急救生知识培训、师生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等,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配合公安、交通部门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及交通安全。
4.利用家长学校、宣传栏、班级网站、班级QQ群等平台,向家长进行安全和卫生知识教育,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配合幼儿园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5.将安全工作渗透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渗透到各个领域活动中,时刻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6.积累有关安全教育的资料,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