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个案分析

点击数:1213更新时间:2012-09-25

子课题《对沟通技巧及沟通语言有效性的研究》个案分析

姓名  徐燕        

宋老师从幼师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5年时间了,但是她在与家长沟通时一直存在一个心理上的障碍。她所在的幼儿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虽然后来她自己又进修了本科,但是还是觉得现在的家长能说会道,了解的知识与信息又很广泛,所以她在与家长沟通时很不自信。她说,我们班有几个家长,你说一句,她能说上十句,还一套一套的,我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于是,当孩子和家长有问题时,她觉得自己很难说服家长,所以家长说怎样就怎样了,自己也就不再深度交流了。

请根据个案中老师的情况从沟通的技巧和语言上给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首先我的觉得宋老师要克服心理障碍,不应该因为与家长学历或知识面方面的不平衡,而产生沟通障碍对自己没有信心。在与家长沟通特别是这些高学历的家长沟通交流时应该表现得更自信。这样当孩子和家长有问题时,才有可能说服。对于这一类型的家长首先我们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如果教师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微笑服务,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那一些难以接近的家长,比如说这些高学历的家长,在与他们交流时眼睛要望着他(她),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亲和力,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合作就会非常愉快,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说到沟通时语言上的策略我觉得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不能掺杂主观色彩,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而是要一分为二,突出优点,不要以点概面。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