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困 惑 |
邬玉花 | 几位家长经常向我们来了解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甚至还说孩子放学就能吃很多。怎样才能让他们相信孩子在园的进餐情况?怎样做更合理呢? |
曹维青 | XX小朋友平时在用餐、午睡、听故事等环节中都表现得特别棒,可是碰到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很没自信,不是哭,就是用很害怕的眼神看着老师。 |
周月萍 | 有时发现有些孩子是专门为获得小奖花而表现好的,小奖花到手也就马马虎虎了。如何更好的利用小红花达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呢? |
张 倩 | 美术活动中画得慢的孩子,一会儿听听别人说话,一会儿看看别人的画;画得快的孩子帮别人画。场面有点乱,怎么办? |
李 琴 | 受大部分幼儿喜欢的游戏,有幼儿提出不想玩了,该怎么办? |
蒋 晨 | 自制玩具的颜色、质感、玩法等均劣于成品玩具,可教育规定中要求自制玩具要占到所有玩具比例的三分之二。这样符合幼儿的需求吗? |
徐 莺 | 孩子犯错时家长认为不能给红苹果,但看到孩子哭,又要问老师索要。家长的迥异行为我该如何对待?这个红苹果该贴吗? |
朱小秋 | 如何更有效地缩短幼儿间的差距 |
成 蕾 | 某幼儿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用眼神关注他、用肢体语言提醒她,都无效。 |
陆琴芳 | 幼儿操作时速度有快有慢,教室里显得乱哄哄。怎样的形式方法才能解决这样的状况呢? |
陆雯琳 | 游戏结束后有幼儿帮其他幼儿整理玩具,一个说:“我来帮你。” 另一个说:“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还是“互相帮助”,应支持哪一方? |
杨晓燕 | 某幼儿懂事、乖巧,就是有个胆小,请他表演时他不愿意。面对这种状况如何处理? |
徐燕 | 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能够很高,但是很多幼儿都喜欢插嘴。面对这样的现象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呢? |
钱俐文 | 个别幼儿有特殊表现:好动,好攻击同伴,注意力很难集中到一分钟。对有如此行为的幼儿应该如何进行教育? |
唐莉莉 | 作为老师,应该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排队,还是由教师指定排队呢?还是灵活多变,有更好的排队方式呢? |
陈芳琴 | 丁丁把自然角的一盆植物给拔出来了,批评他后大哭了起来:“丁丁想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因为有好奇心就可以随意搞破坏? |
朱晓琼 | 某男孩因过于“热情”经常亲某女孩,女孩十分紧张。面对这样两种类型的孩子,该怎样调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呢? |
周 艳 | 生态式区域活动提倡区域之间的互动与拓通使用,可这样的话,规则如何保障? |
郁 芸 | 操作活动中速度快的孩子会干扰那些速度慢的孩子:讲话、嬉闹等。这段时间怎样组织活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陈 玲 | 班里很多男孩子都很喜欢下棋,却不愿意参加别的游戏,我不知道当幼儿热衷于一件事物的时候该怎么去引导他们。 |
周 燕 | 小班,孩子们愿意为得到小红花而约束自己。可大班的孩子都对得小红花无所谓。遇到类似问题,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小奖花达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呢? |
高玉蓉 | 美术活动中给表现好的幼儿发贴纸,大部分幼儿都得到了。但幼儿会不会对小贴纸有所麻痹?如果不发,不能及时肯定幼儿良好的表现,该怎么办呢? |
姚玉君 | 托班某幼儿进餐慢,喂他吃,他就会吐,把前面吃的都吐出来,如果想等他自己吃好,则要等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办? |
马新昆 | 小班孩子独立学习、游戏的能力还很差,很多区域游戏操作性很强,他们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开展游戏,每个游戏都需要老师的指导,真有点力不从心啊! |
张 莉 | 孩子明明知道答案可是不愿意举手发言,怎么办? |
闵 雯 | 美术活动幼儿操作时都说“我不会”。是示范讲解不够清楚呢?还是幼儿不感兴趣?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不会呢?应该单个辅导还是再讲解一遍?…… |
黄 静 | 孩子借洗手、漱口的机会在盥洗室里玩水,老师看着他们不敢,一不注意,他们就钻空子。怎么办? |
张雅红 | 对于画画慢的孩子,在其他幼儿都画好的情况下,是让他们再继续画,还是命令他们收掉画。或是另安排其余时间个别指导他们作画? |
汪 静 | 桌面游戏中有幼儿踩着积木模仿溜冰,可是他们却也在破坏积木。这个时候,我该立即制止他们的行为呢,还是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去寻求乐趣呢? |
杨燕萍 | 面对幼儿挑食怎么办? |